区块链大圣共识协议在金融基础设施上的规模化应用

发布日期:2025-07-24

来源:

点击量:

1.成果转化项目名称:

区块链大圣(DASHING)共识协议在金融基础设施上的规模化应用

2.项目团队:

王小云院士团队领衔攻关

3.合作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4.核心转化技术/成果:

本项目研发了大圣(DASHING)共识协议,创新性地采用f+1投票机制,提出全新的三重证书理论,突破传统区块链共识算法在金融科技场景下无法同时满足“高安全并发、高延展、高吞吐和低延迟”四大性能需求的技术瓶颈,具备自适应复杂网络动态、解耦提案与区块共识、事件驱动的可变模式编程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特性。协议已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mBridge)、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中落地,同时被立项为国家区块链共识标准,成为我国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自主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协议已在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中大规模部署,支撑数字人民币跨境交易、智能合约驱动的自动对账等创新应用。

性能方面,大圣协议在实现“三高一低”特性的同时,与国际广泛应用协议HotStuff相比,4节点测试环境中性能达到其2倍以上,91节点复杂网络环境中高延展模式性能达到其35倍。在mBridge真实生产系统中,约20个商业银行参与共识时,大圣共识比HotStuff性能提升约50%。协议既可作为独立模块乐高式替换现有联盟链共识机制,也可作为底层核心技术,支撑数字人民币、央行级金融基础设施及多边央行合作项目的建设,填补了面向金融场景“三高一低”共识协议的国内空白。

5.项目成效与影响:

支撑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大圣协议已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mBridge)、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中落地,助力实现跨境支付、订单融资等核心业务的区块链化,推动了贸易金融生态3.0的建设,为我国数字经济和全球数字货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协议被写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

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技术话语权。协议落地成果已向瑞典央行、法国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二十余家国际机构展示,并被国际清算银行(BIS)写入数字货币桥白皮书,成为全球首批真实交易的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试点的核心底层技术,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协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金融科技领域的影响力与数字货币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

获得业界高度认可与广泛应用。大圣协议从400余项金融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年度银行业最高荣誉“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省部级),并获得工商银行、蚂蚁集团等行业龙头对其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的高度认可。其独特的高性能共识能力,为商业银行及金融科技企业开展跨境交易、智能合约自动对账、区块链金融创新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推动了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规模化落地。

6.知识产权支撑:

发明专利:

(1)专利号:ZL202210046656.1

名称: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2)专利号:ZL202210135089.7

名称: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方法、装置及系统

软件著作权:

“大圣(DASHING)区块链共识协议软件”,登记号:2024SR0855992

7.相关图片/视频

(1)应用场景图

(2)技术获得的重要认证/奖项证书照片

图1.被国际清算银行(BIS)写入数字货币桥白皮书

图2.写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

图3.荣获2021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

8. 媒体报道/第三方评价

《金融时报》:“大圣协议”破解传统共识算法难题 业内呼吁推广使用、共建生态

《澎湃新闻》:穆长春:货币桥区块链是货币桥技术架构核心,底层采用大圣共识

版权所有©密码与数字经济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鲁ICP备案05001952号